阳谋与暗战交织:泽连斯基的退路与美俄的棋局
一、战场绞肉机与谈判桌的“双簧戏”:停火曙光下的血色博弈
2025年3月,俄军以日均推进10公里的速度在顿巴斯撕开防线,短短72小时吞下290平方公里土地,乌军弹药库告急的传闻不绝于耳。然而,硝烟未散之际,一则消息却震动全球:泽连斯基政府突然接受美国提出的“30天停火倡议”,而莫斯科的回应竟是加大攻势,俄军坦克集群直逼哈尔科夫工业区。战场与谈判桌的诡异同步,揭开了这场“停火大戏”的第一层幕布。
看官须知,战争的逻辑从来是“打不赢就谈,谈不拢再打”。乌军虽在2024年底喊出“2025年初反攻”的口号,但征兵系统的瘫痪与西方军援的迟滞,早已让基辅的豪言沦为纸上谈兵。反观俄军,凭借能源红利支撑的军工产能,以“每周10万枚炮弹”的碾压式火力,硬生生将乌东战线推成了“单向透明”。泽连斯基此时抛出停火,绝非良心发现,而是被特朗普的“断供大棒”敲碎了脊梁——美援武器断供48小时,乌军炮兵便陷入“哑火”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