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场上的“特洛伊木马”,欧盟内讧出"叛徒"
二、欧盟裂变:梅洛尼为何甘当“特洛伊木马”?
看官们或许疑惑:身为欧盟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为何自毁长城?答案藏在三组矛盾中:
1. 南北撕裂的工业基因
德国拥有大众、西门子等工业巨擘,可承受10%的汽车关税冲击;法国握有核电、航空等战略产业,尚能维持贸易平衡。反观意大利,轻工业占比超60%,纺织、家具等产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当特朗普威胁对法拉利加征25%关税时,都灵工厂的机床声瞬间变得刺耳——这正是梅洛尼连夜飞往华盛顿的底层逻辑。
2. 布鲁塞尔的“民主暴政”
欧盟决策机制要求27国一致同意,这本为防范霸权设计的制度,在危机中却成了致命枷锁。德国主张“以战止战”,法国呼吁“战略忍耐”,匈牙利公开唱反调,而梅洛尼更直言:“布鲁塞尔的技术官僚不懂罗马街头的面包价格!”这种“集体行动困境”,恰被特朗普转化为分化突破口。
3. “让西方伟大”的意识形态鸦片
当梅洛尼喊出“让西方再次伟大”时,她贩卖的不是地缘战略,而是政治麻醉剂。意大利极右翼的崛起本就依托于“主权至上”叙事,这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形成共振。二者在移民管控、文化保守主义等议题上的合流,为关税交易披上了价值观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