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逆转!从“法国阵风折戟”到“中国战机封神”
三、全球军售多米诺:俄韩深陷泥潭,美国坐收渔利?
“阵风”折戟的冲击波远未止步于欧洲。印度空军同时损失的苏-30MKI与米格-29,将俄罗斯军工的最后遮羞布彻底扯下。尽管克里姆林宫紧急承诺提供“升级版苏-35”,但印方内部报告显示,俄制发动机故障率高达37%,且维护周期是“阵风”的三倍。更致命的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借机推动“去俄化”,要求政府将预算向国产“光辉”战机倾斜——尽管该机型连起落架液压系统仍需进口,但莫迪的“军事自主”口号显然比实战性能更具政治诱惑力。
韩国军工巨头同样如坐针毡。其力推的KF-21“猎鹰”战机本就因隐身性能存疑遭多国冷落,如今印尼合作伙伴更以“技术不成熟”为由暂停注资。韩华集团高管私下抱怨:“中国歼-35的报价比我们低15%,还能捆绑转让生产线,这仗怎么打?”
真正的赢家或是隔岸观火的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迅速向印度抛出“F-21”(F-16印度特供版)方案,波音则加码推销“超级大黄蜂”舰载机——毕竟印度海军26架“阵风M”订单尚未交付,此时趁虚而入正是良机。更微妙的是,五角大楼被曝以“技术合规”为由拖延向韩国交付F-35A,显然是要为本国军火商清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