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歼-10CE爆锤后,印度亮出“天敌”雷达自我壮胆
二、系统整合的"阿喀琉斯之踵"
印军将2084雷达与S-400强行"拉郎配"的操作,堪称现代军事版的"关公战秦琼"。以色列雷达与俄制防空系统的数据链兼容性问题,使得整个防空网络存在2.4秒以上的协同延迟。这个时间差,足够PL-15E导弹完成末段变轨机动。反观巴军红旗-9P与歼-10CE的无缝协同,已实现"预警机-战机-防空单元"三位一体的实时火控交联。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印军引以为傲的ELM-2084,其核心算法仍受制于以色列的"技术黑箱"。2017年加勒万河谷对峙期间,以方技术人员连夜撤走调试设备导致印军雷达集体"失明"的往事,暴露出这种依赖外援的装备体系在战时的脆弱性。相比之下,某东方大国的同类装备早已实现100%国产化,甚至在出口版本中主动限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