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家门口的中国导弹:小国硬骨头的生存之道
三、伊朗的"犹豫成本":错失盾牌的惨痛一课
当塞尔维亚用FK-3织就天网时,德黑兰的决策者们正吞下苦果。笔者获取的军贸内幕显示:2023年伊朗曾有机会引进同款系统,却因"担忧西方制裁"而却步。对比两国境遇,堪称地缘战略的反面教材:
维度塞尔维亚选择伊朗选择后果对比
决策速度24个月完成谈判到列装三年反复论证伊朗遭无人机突袭损失惨重
技术整合兼容苏制旧装备坚持俄系单一供应链俄交付延迟致防空漏洞
威慑展示主动公开实弹演习藏匿装备于地下基地西方误判伊朗防御能力
更讽刺的是,当塞尔维亚官兵在尼什基地用中文操作面板时,伊朗防空部队还在手写波斯语坐标——这套曾摆在面前的自动化系统,如今需要多付30%溢价才能重新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