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坑死多次,中国一定别上印度的当,这绝对天坑
以比亚迪为例,2023年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建立电动车合资企业的交易已被搁置。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印度政府不仅在审批环节设置重重障碍,还在实际操作中对中企进行各种形式的打压。再后来,比亚迪就学精了,印度要购买比亚迪的新能源大巴,比亚迪要求他们先付全款再提车。更有甚者,一些中国企业即使成功投资,最终也被迫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资产,损失惨重。
相比很多中国企业,比亚迪在向印度出售产品的时候就聪明多了。2019年,印度某邦政府计划采购约1000辆比亚迪电动巴士,订单总价值约20亿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约2.8亿美元)。2023年,印度试图以“10%定金+货到付款”方式签约,但比亚迪坚持要求全款预付,且仅接受人民币结算,拒绝印度卢比。比亚迪的要求与国际通行的“分期付款”模式截然不同,引发印度官方强烈不满,甚至被指责“损害印度商业信誉”。
但是,最后印度还是不得不买。为啥?还是比亚迪的产品好,性价比高。印度为啥大骂?因为如果真的让他分期付款,未来他是真的不付,或者付印度卢比。付印度卢比什么后果?这一点俄罗斯有经验,因为美西方制裁,卖给印度数以百亿美元的石油,俄罗斯接受了印度卢比的付款,最后结果是,俄罗斯拿着印度卢比向印度进口商品被印度拒绝了,也就是说俄罗斯这数以百亿美元的印度卢比几乎成废纸了。
还有像小米、OPPO等被要求合资建厂并转移技术后,遭巨额税务罚款、股权限制和资金冻结。印度执法局指控小米印度公司违反《外汇管理法》,非法向境外汇款,冻结 555.13亿卢比(约48亿人民币)。小米辩称汇款为支付合法特许权使用费,但申诉于2023年4月被印度法院驳回,最新消息是这笔钱已经被印度政府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