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冲突剖析!一颗地雷引爆百年积怨“火药桶”
二、冲突升级:丛林山地间的铁血搏杀
7月24日,积蓄的怒火终于化为真枪实弹。冲突迅速从地面摩擦升级为立体交战:
泰军空袭打响“第一枪” :泰国空军率先出动F-16战机,对柬埔寨境内的两处军事设施实施了精确打击。这一举动,标志着冲突性质发生质变,从边境摩擦升级为国家间军事对抗。
柬军地面强攻,战术凌厉显锋芒:面对空袭,柬埔寨军队并未退缩,反而展现出强大的战斗意志和战术执行力:
机械化突击开路:柬军以6辆坦克为先锋,向泰军阵地发起猛攻。
步炮协同,火力压制:泰军步兵在柬军步坦协同冲击下,不到半小时即显颓势。泰炮兵虽紧急入场支援,但很快发现柬军目标明确——直指泰国第21步兵营防区。
合围之势,分割歼灭:柬军实施 “兵分两路” 的钳形攻势,意图合围泰军第21营。同时,调来BM-21“冰雹”多管火箭炮进行猛烈火力覆盖,为步兵冲锋扫清障碍。
山地丛林战优势尽显:柬军充分发挥主场作战优势。迫击炮凭借其轻便、隐蔽、部署灵活的特点,在丛林山地间大放异彩,精准打击泰军前沿目标。步兵采用 “化整为零” 的战术,以班为单位(下辖三个战斗小组),形成犄角互补之势,利用复杂地形掩护,不断向泰军阵地渗透、逼近,让泰军防线顾此失彼。
泰军反击:装备精良却难挽颓势:
特种部队+装甲突击:泰军在孔察克地区组织反击,投入精锐的第2军区特种步兵团担任尖刀,并由**“蝎子”轻型坦克**提供伴随掩护和火力支援。
远程炮火反制:泰军祭出“杀手锏”之一——155毫米轮式卡车炮(泰国本土化生产的以色列技术)。该炮具备 “一分钟速射6发” 的高射速和较远射程、较高精度,一度给推进中的柬军造成压力。
动用集束弹药,然收效甚微:在关键的高地争夺战中,为阻挡柬军凌厉攻势,泰陆军甚至动用了极具争议的集束弹药实施压制。然而,此举并未能有效遏制柬军的推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