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跪求日韩续命,中国船坞里下饺子只是开始
所以说,美国这个“求助”,看似是个解决方案,实则暴露了其更深层次的战略困境和结构性问题——去工业化的恶果,最终会反噬其军事霸权。军事霸权是建立在大规模、高质量、可持续的工业制造能力之上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反过来,再看咱们。53%的全球造船产能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这意味着:
无与伦比的规模优势:成本摊薄、供应链高度集中且高效、工人技术熟练度极高。我们可以用比对手低得多的成本、快得多的速度,建造高质量的大型船舶。
技术快速迭代的沃土:有巨大的民用市场托底和反哺,船厂能持续获得订单,锻炼队伍,试验新技术。航母、075、076、055、新盾舰……这些军用技术的突破,背后是无数艘LNG船、集装箱船、散货船积累的工艺和管理经验。军民融合,在我们这里是实实在在的国策和优势。
战时动员潜力的保证:一旦有需要,庞大的民用造船产能可以迅速部分转为军用,爆兵速度会让对手绝望。这就是“隐藏的航母”,是比现有舰队更可怕的战略威慑力量。
标准制定权的话语权:产能达到统治级,自然而然就会参与甚至主导很多行业标准的制定。久而久之,游戏规则谁说了算?
美国政客看到的,是中国船厂下水的军舰一艘接一艘,他们焦虑的是这个。但他们没完全看明白,或者不愿意承认的是,支撑这些军舰下水的,是那个他们早已放弃、我们却死死握在手里并不断做强做大的完整、先进、充满活力的工业体系和吃苦耐劳、技艺精湛的产业工人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