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天空的猫鼠游戏:俄军如何让美军疲于奔命
北极天空的猫鼠游戏:普京的“电子蝙蝠”如何让美军疲于奔命
各位看官,最近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雷达屏上可热闹了——一架俄罗斯伊尔-20电子侦察机,像只慢悠悠的“电子蝙蝠”,又在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边缘晃悠了。8月24日深夜,警报一响,美军F-16飞行员刚端起咖啡就得扔下,两架F-16紧急升空,KC-135加油机紧随其后,E-3预警机在云端盘旋指挥。机舱里,美军飞行员盯着雷达上那个光点,忍不住骂娘:“这老古董又来遛我们了!” 这已经是五天内的第三次了:8月20日、21日和24日,俄军机准时“打卡”,每次停留超10小时,逼得美军只能轮班盯梢。为啥不用更先进的F-22?美军心里苦啊——隐形战机的雷达特征可是绝密,拿来拦截电子侦察机,等于自曝家底。
这架被北约称为“COOT-A”的伊尔-20,是苏联时代的老兵,但别小看它。它装着现代电子战吊舱,能监听美军雷达信号、截获通讯情报,活脱脱一只“慢吞吞却耳力超群”的间谍工具。北美防空司令部自己都承认,俄方这类活动“不被视为威胁”,但频率高得离谱,一周三次,美军疲于奔命,每次拦截烧掉80万美元,而俄机飞行成本不到10万——普京用最低成本,给美国添堵的战略,玩得真溜。看官们,这可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美俄博弈的缩影:俄军机永远在国际空域“踩线”,差一英寸不越界,让美军无计可施。就像北美防空司令部军官吐槽的:“他们知道底线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