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反杀:俄式装备神话为何在印度彻底破灭?
后勤与训练差距
苏-30MKI整合了法、以、英等多国设备,但兼容性问题导致妥善率长期低于55%。印度空军飞行员被严格限制使用矢量推力功能,战术灵活性大打折扣。反观巴基斯坦通过中巴联合生产线实现"枭龙"全面国产化,战备率保持在85%以上。
三、实战验证与未来趋势
2019年空战中,巴基斯坦通过"枭龙"与ZDK-03预警机协同,成功击落印度米格-21,并疑似击落苏-30MKI。这验证了轻型战机在体系支持下对抗重型战机的可行性。随着"枭龙"Block3量产(单价仅2500万美元),巴基斯坦能以3:1的成本优势抵消印度苏-30MKI的数量优势。
未来若爆发冲突,"枭龙"Block3可在150千米外发射霹雳-15,迫使苏-30MKI进行高G机动规避。即便躲过4轮攻击(概率低于2%),此时双方已进入霹雳-10E格斗导弹(离轴角±90°)的不可逃逸区,而苏-30MKI因推重比低下难以摆脱。这种"超视距压制+近距绝杀"的战术组合,正是俄制重型战机体系在现代空战中的致命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