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印巴冲突再起,核阴云下的南亚生死劫!
六、悬崖边的舞蹈:生存还是毁灭?
当前最危险的变量,是印度国内民族主义狂潮与莫迪决策层的“信息茧房”。当印媒大肆炒作“巴军向中国求购歼-35”时(注:该消息未获证实),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链式反应。
理性而言,全面战争概率仍低于30%:
地理限制:克什米尔高海拔山区即将进入雨季,大规模军事行动难以为继。
经济代价:印巴若开战,全球能源价格将飙升至200美元/桶,中印制造业走廊彻底瘫痪。
核威慑:美国智库模拟显示,印巴若互射50枚核弹,全球将进入“核冬天”,2亿人直接死亡。
但战争从来不讲逻辑——1914年的萨拉热窝枪声、1962年的加勒比海对峙,皆因偶然事件引爆。如今克什米尔的雪山之巅,一颗流弹、一次越境、甚至社交媒体的谣言,都可能成为末日按钮。
结语
当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声称“21世纪属于印度”时,或许忘了另一个真理:没有一个国家能通过战争真正崛起。此刻,需要的是北京与莫斯科的联合调停、联合国的紧急斡旋,以及印巴领导人的最后清醒。毕竟,在核武器的字典里,没有“胜利者”这个词——只有幸存者,和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