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或“北京会晤”?三强暗战改写世界棋局
中方回应“参阅此前新闻稿”的冷静,背后是历经风浪后的战略定力。中国外交从不会将国家尊严置于他人一念之间,更不会在重大国事访问上轻率跟随对方节奏起舞。特朗普的“一日三变”,中方早有领教,岂会轻易为其背书?这既是外交艺术的体现,更是国家意志的彰显——主场外交,节奏必须由我掌控。
北京舞台:为何成为美俄元首破冰的“可能之地”?
二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绝非寻常外交场合。中俄作为东方战场与欧洲战场的中流砥柱,其历史功绩与当下紧密相连。选择北京作为美俄元首可能的会晤地,其象征意义远超地理便利。
中国的战略超然: 在俄乌冲突的泥潭中,中方是唯一有能力且保持相对中立的世界级力量。北京非莫斯科,也非华盛顿,为对话提供了难得的“中立缓冲区”。
普京的迫切需求: 深陷乌克兰战事与西方制裁,俄罗斯亟需战略突破口。若能在非西方主场与中国背书下接触美国,其政治与外交收益巨大。北京平台,为普京提供了突破西方围堵的可能路径。
特朗普的“交易艺术”考量: 若真成行,在第三方、尤其中国主场会晤普京,既能展现其“解决世界难题”的能力,又可规避直接访俄在国内引发的政治风暴。北京,成了其风险管控的绝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