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航母入棺,压箱底大甩卖,中国迎来战略窗口期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那锈迹斑斑、脚手架林立的巨大舰体,曾象征着红色帝国最后的倔强。如今,俄罗斯海军司令部的一纸封存令,为这艘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奏响了挽歌。俄《消息报》证实,这艘巨舰将走向“器官捐献”的命运——所有可用设备被拆解用于其他舰艇,舰体则进入“长期存放”。普京“2026年后可能削减军费”的表态,与德国总理朔尔茨“西方制裁起效”的断言遥相呼应。库舰的倒下,是俄罗斯财政肌体深度坏死的一个触目惊心的病灶。
大炮一响,黄金散尽。 三年多的乌克兰战事泥潭与西方窒息性制裁,已将俄罗斯经济压向“窒息点”。俄军费开支已高达GDP的6.3%,年耗约1700亿美元,是其全国医疗预算的三倍。庞大战争机器轰鸣的背后,是民生凋敝与通胀高企。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费仅需约15亿美元,尚不及乌东战场数周的消耗,但莫斯科已不愿再为这艘象征意义远大于实战价值的“遮羞布”买单。这艘理论上能服役至2040年、舰体坚固的航母,犹如一个长期营养不良的壮汉,本非绝症,却被无奈放弃。这清晰地昭示了克里姆林宫的冷酷抉择:彻底告别远洋蓝水海军,水面舰队收缩至护卫舰当家,核心战力全面押注于水下核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