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架“光辉”6架没心脏!莫迪国防自主碎了一地?
航电和弹射座椅:全进口,全缺货
从雷达告警接收器到电子战吊舱,从平显到弹射座椅,LCA MK1A几乎全靠全球采购。结果供应链一崩,全员裸奔。网友锐评:“三哥这是攒机失败,退款吧!”
三、深度吐槽:HAL的传统艺能与印度军工的“体制性摆烂”
印度斯坦航空(HAL)是什么来头?军迷圈经典梗:“HAL修过的飞机,坠毁率提升300%。”从米格-21到苏-30MKI,经手必摔,堪称“飞行棺材指定生产商”。如今搞LCA,更是把“拖、漏、凑”三大技能点满:
拖工期:MK1A原定2023年首飞,2024年交付,结果首飞拖到2024年3月,交付直接跳票到2025年。
漏装备:发动机没有、雷达没有、弹射座椅没有——下次交付仪式建议直接摆模型,省钱还省骂。
凑合学:没有国产雷达就换以色列,以色列货延迟就换老雷达,没有发动机就先交壳子……三哥的“凑合哲学”已臻化境。
更可怕的是,印度军工体系还沉浸在“PPT强国”的自我感动中:UTTAM雷达MK3号称要搞2000个氮化镓T/R组件,MK2战机号称要换F414发动机——结果现实是连MK1A都搞不定。莫迪的“国防自主”口号,终究被现实打成了“国防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