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订单归零,美国豆农:中国不要,只能搅碎
美国豆农的“灭顶之灾”:贸易战反噬下的黄金时代终结
各位看官,笔者今日要谈的,是一场无声的战争——一场由美国亲手点燃,却最终烧回自身的贸易战。2025年9月,美国中西部广袤的田野上,大豆丰收的景象本该是喜悦的象征,却成了绝望的序曲。豆农们望着金黄的豆田,脸上写满愁容:东大订单归零,价格暴跌40%,丰收的喜悦被搅碎的轰鸣声取代。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美国政府的贸易霸凌政策,正以雷霆之势反噬自身。笔者将以详实证据,为看官们剖析这场危机的根源、现状与教训,揭示贸易战的荒谬逻辑。
丰收的诅咒:订单归零,豆农陷入绝境
9月,本是美国大豆出口的黄金季节。往年此时,东大买家如潮水般涌入,农场主、豆协、物流公司忙得不可开交。但今年,港口静悄悄,订单簿上赫然写着“零”。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的警告刷屏各大媒体:“美国农业正面临危机,中国订单归零,形势极其严峻。” 明明南部大豆迎来历史性丰收,豆农们却愁眉不展,仓库空空如也,价格已暴跌40%。 这绝非偶然,而是贸易战累积的恶果。2025年上半年,东大从美国进口大豆同比暴跌39%,7月数据更扎心:东大当月进口1167万吨大豆,其中1039万吨来自巴西,美国仅占42万吨,占比3.6%! 看官们,这数字背后,是无数美国农民的眼泪。一位豆农在TikTok上绝望喊话:“这是我这辈子种的最好的庄稼!但现在因为关税战,中国不买了。我只能把它们搅碎扔在地里,它们毫无价值。” 搅碎机轰鸣声中,黄金作物化为废料,每英亩亏损120美元,种植户濒临破产。 丰收成了诅咒,贸易战的反噬已如潮水般涌来。
贸易战的导火索,正是美国政府的短视政策。特朗普嘴上喊着“让中国订单翻三倍”,实际动作全是关税、极限施压。2025年4月,东大为回应美国霸凌,对美大豆加征10%关税,导致美豆到岸价较巴西豆高出45美元/吨,彻底失去竞争力。 更荒谬的是,9月10日,路透社曝出猛料:特朗普又给欧盟打电话,要求对中国、印度加征100%关税,美其名曰“联手施压俄罗斯”,实则是变相打击东大农产品出口。 美国大豆协会8月19日就急了,写信警告:“中国已经跟巴西签了未来几个月的采购协议,就是不买美国的!” 看官们,这哪是外交?分明是政治作秀!农业讲究“时令不等人”,收获期仓储本就紧张,大豆卖不出去,价格还得再跌。农民要么亏本甩卖,要么扛着高额仓储费过冬——怎么选都是死路。 美国农业的问题,不是一句口号能解决的;贸易保护主义,终将自食其果。(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