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遭遇同门暴击!大国空军都选重剑无锋?
三、为何是歼-16?大国空军的“答案”与歼-10C的“使命”
这场演习的结果,其实一点也不意外。它再次印证了一个真理:在大国空军体系里,重型双发战斗机才是绝对的中流砥柱。 中美俄三大军事强国,主力无一例外是F-15/22/35、苏-27/30/35系列、歼-11/16/20。这不是巧合,而是由巨大的国土防空需求、攻势作战的战略思想所决定的。
歼-16,是体系中的“多面手”和“压舱石”。 它空战能力极致强悍,对面(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同样恐怖。双座设计赋予了它复杂的多任务和电子战能力(据说其电子战型号歼-16D更是“电磁压制”的王牌)。它是未来空中战场的信息节点和火力节点,是配合歼-20作战的“带刀护卫”和“炸弹卡车”。它的平台潜力,远未挖尽。
歼-10C,是体系中的“尖刀”和“补充”。 它的性价比极高,承担了大量的日常防空值班、前线制空任务。在体系支撑下,它依然能对外大部分四代机构成优势。它的存在,让空军能够以更合理的成本,维持庞大的先进机队规模,让重型机们能更专注于关键方向的决胜任务。它的“委屈”,是因为它总是在国内和世界上最顶尖的重型机对比,这本身恰恰证明了它的优秀。
(本文由AI辅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