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的獠牙:从格陵兰岛危机看北约世纪裂变
2.特朗普的"新边疆"狂想
"要么买,要么抢!"——这位白宫主人对格陵兰岛的执着远超外界想象。从2023年《国防合作协定》埋下的伏笔,到2025年万斯副总统的强行登岛,美国正在用"军事-经济"双轨战车碾压国际法秩序。其开出的价码已从每年6亿美元补贴飙升到价值22亿美元的军售大单,堪称现代版"阿拉斯加交易"。
三、维京战斧的觉醒
1.丹麦的"安全悖论"
这个人均GDP高达6.8万美元的北欧国家,过去四分之三世纪都在践行"用主权换安全"的生存哲学。从冷战时期成为北约"北大门",到2023年签署《美丹后勤支援协议》,哥本哈根始终相信跨大西洋的承诺。但当F-35战机掠过格陵兰冰原时,丹麦人才惊觉自己豢养的"看门犬"已变成噬主的恶狼。
2.北极防御体系的崩塌
美国太空军基地的深地工事里,藏着比丹麦全年军费更昂贵的探测阵列;格陵兰自治政府办公室的保险柜中,锁着价值1090万美元的军备出口清单。当"亲密盟友"的军靴踏碎《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的墨迹,哥本哈根终于读懂"战略自主"四个字的血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