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谈关税“底牌逻辑”,大国博弈胜负手已现
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中国的战略布局体现了长期主义与结构性优势。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中国未效仿墨西哥主动谈判的深层逻辑:
一、贸易结构对比:依赖性与自主性的根本差异
墨西哥的"单极依赖"困境
墨西哥对美出口占比达80%以上(2023年数据),汽车零部件出口的75%直接供应美国车企,对美贸易顺差占GDP的3.5%。这种结构性依赖使其在《美墨加协定》谈判中被迫接受更严格的劳工标准和原产地规则,形成"谈判强制力陷阱"。
中国的"多极平衡"战略
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008年的超20%降至2024年的14.7%,通过"一带一路"(2023年贸易额19.47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46.6%)和东盟(连续5年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贸易额6.99万亿元)实现市场多元化。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59.4%(2024年数据),"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出口增长29.9%,构建了更抗压的贸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