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的幻灭与现实的清醒,白宫这是在白费功夫
在近年来,美国政府频繁以关税政策作为工具,试图推动制造业岗位“回流”至本土。然而,这一政策不仅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反而暴露了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和政策执行的局限性。本文将从历史数据、经济规律以及专家观点出发,剖析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困境,并探讨其背后的真实动因。
一、历史视角:制造业岗位的减少并非全球化所致
美国制造业岗位的减少并非全球化或国际贸易的直接结果,而是科技进步和自动化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所致。卡托研究所的学者指出,自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制造业岗位持续下滑,而服务业岗位则显著增加。数据显示,早在1940年,制造业岗位仅占非农业就业的30%,而服务业则高达60%。到了2024年,服务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比已超过80%,而制造业仅占不足20%。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教授凯尔·汉德利(Kyle Handley)也指出,美国制造业岗位的减少趋势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已开始,与全球化无关。他认为,科技进步和自动化才是导致制造业岗位减少的主要原因。例如,现代工厂中机器人取代了大量传统人工操作,使得企业可以用更少的人力完成更多的生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