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纺织业是过去式,不需要”,业界怒了
二、关税迷局的死循环:19世纪药方如何毒杀21世纪肌体
特朗普团队挥舞的关税大棒,本意是要打造"产业回流的通天塔",却不知这柄双刃剑正反噬其血肉。郎咸平教授早有预言:全球供应链已进化成精密神经网络,岂是关税这种"放血疗法"能重构的?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新建的晶圆厂看似光鲜,可那需要的是能操作5纳米光刻机的工程师,而不是会操作走锭纺纱机的老师傅。这就像强行给蒸汽机车换上磁悬浮轨道,除了制造连环追尾,还能有何结果?
更凶险的是通胀毒瘤的蔓延。佐治亚州的沃尔玛货架上,原本9.9美元的工装裤已飙至24.9美元,而纺织工人的时薪却被"产业升级"的承诺钉死在18美元。当蓝领家庭连基础日用品都开始囤货度日时,白宫经济顾问却还在大谈"阵痛期的必要牺牲"。这种精英与草根的经济感知裂痕,正在密歇根湖畔撕开一道深不见底的政治峡谷。
三、政治基本盘的雪崩时刻:当红脖子遇上高盛男孩
贝森特与特朗普的联袂演出,堪称当代政治最荒诞的黑色喜剧。前者是华尔街量化模型喂养的"数字原住民",后者是深谙民粹主义的话术大师,这对"政策CP"的组合本就如火药桶旁玩摔炮。当财政部长在镜头前侃侃而谈"属于未来的就业"时,恐怕没料到阿拉巴马州的纺织工会已经架起了直播设备——镜头里生锈的厂房与华盛顿的大理石厅堂,构成了21世纪美国最刺眼的阶层对照。
特朗普团队内部的分裂更显戏剧性。就在贝森特发表"产业清除论"前一周,商务部长还在夸耀"纺织业军用供应链的战略价值"。这种内阁官员互抽耳光的奇观,暴露的何止是政策混乱?根本是统治精英对产业现实的认知撕裂。难怪连Key Square对冲基金的老同事都私下感慨:贝森特这是把锈带当成了伦敦交易所的做空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