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火药桶再爆!印度阵风临阵脱逃背后藏大秘密
三、法兰西战鹰折翼:天价军购背后的战略陷阱
印度为36架阵风支付的不仅是88亿美元天价,更是赌上了整个南亚战略布局。但这场世纪豪赌,正在演变成莫迪政府难以启齿的政治灾难。
性能神话的破灭:达索公司吹嘘的"全能战机",在克什米尔高原暴露出致命软肋。其引以为傲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在遭遇中国KLJ-7A雷达的L波段凝视功能时,干扰效率骤降60%。而所谓"媲美五代机的生存能力",在PL-15的射程优势面前更像是个黑色幽默。
后勤噩梦显现:印度空军目前阵风机队的完好率始终徘徊在55%左右,远低于法国空军的78%。由于法方拒绝转让M88发动机核心机技术,每台发动机大修都要返厂巴黎,这种"卡脖子"式维护直接导致每架阵风年均飞行小时数不足90小时,还不到歼-10CE的三分之一。
地缘政治困局:当阵风在克什米尔落荒而逃时,新德里忽然发现,自己斥巨资打造的"法国武器生态圈",正在成为战略负资产。与俄罗斯闹僵后,阵风挂载的"风暴阴影"导弹无法与布拉莫斯共用发射架,而以色列提供的德比ER导弹又难以融入法国航电系统,这种"万国牌"装备的恶果正在全面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