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绞肉机:泽连斯基的1945时刻或降临
四、美俄罕见默契:小国领袖的囚徒困境
戏剧性一幕正在上演:特朗普冻结第三国对乌军援,普京加大攻势,两大国虽立场对立,却合力将泽连斯基推向1945年以来小国领袖最凶险的生存困局——乌军越境库尔斯克的“豪赌”反被俄借力打力,顿巴斯防线加速崩溃;基辅、哈尔科夫电网遭系统性瘫痪,民生凋敝催化内部叛离;甚至乌高官开始递交辞呈,战时内阁裂缝扩大。
莫斯科与华盛顿的算盘在此刻诡异重合:特朗普需要一场“可控溃败”为选举造势,普京则欲用泽连斯基的倒台彻底斩断北约东扩执念。而被架上祭坛的演员总统,既无曼德拉的道义光环,更缺卡扎菲的疯狂资本,唯剩社交媒体上的苍白呐喊。
五、终局推演:绞索收紧与“柏林式”黎明
军事逻辑从不容情:当乌军沦为“纯步兵集团”,当俄军掌握80%制空权,当西方远程武器因惧俄报复而锁在波兰仓库,库尔斯克州的血战不过是终局前的涟漪。梅德韦杰夫“打到基辅”的誓言或许将在秋雨时节兑现——重装集群沿第聂伯河左岸突击,空降兵夺取关键枢纽,而泽连斯基要么流亡,要么走进莫斯科的审判庭。
但历史的幽默感在于:当北约雇佣兵的尸体填平战壕,当“审判战犯”的录音在全球循环播放,真正的赢家或许不是莫斯科或华盛顿,而是那些在断壁残垣中种下向日葵的乌克兰农夫。他们的沉默,终将埋葬所有帝国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