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 “打脸”:透视美军神话破灭的背后
三、航母神话的黄昏:从企业号到杜鲁门号的世纪轮回
1969年1月14日,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因一枚祖尼火箭弹引发连环爆炸,首开美军航母“非战斗损伤”先河。56年后,当胡塞武装的巡航导弹划破红海夜空时,历史给出了残酷的对称:
象征意义瓦解:航母作为“移动国土”的威慑光环,在无人机蜂群战术前彻底失效。胡塞武装采用的“灌顶攻击+掠海突防”组合,专门针对航母甲板防护薄弱区,这种“手术刀式”打击让10万吨钢铁巨兽无处遁形。
成本效益逆转:1架F/A-18每小时飞行成本2.4万美元,而胡塞武装的“圣城-2”无人机造价不足5000美元。当“百万美元拦截弹打千元无人机”成为常态,美国纳税人的耐心正加速耗尽。
四、抵抗美学的胜利:胡塞武装如何改写中东游戏规则
胡塞武装的逆袭绝非偶然,其背后是一套成熟的“弱者生存公式”:
技术嫁接术
通过拆解伊朗提供的“圣城”巡航导弹,逆向研发出适应沙漠环境的“火山”系列导弹
在也门山坳里搭建地下无人机工厂,月产300架以上自杀式无人机
利用民用渔船改装无人艇,搭载200公斤炸药实施“海上游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