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一重锤:注定“哑火”的制造业回流战
五、历史镜鉴:从“关税闪电战”到“持久消耗战”
回望历史,特朗普的关税战术与二战日军“偷袭珍珠港”颇有相似之处:短期制造混乱,长期陷入消耗。2018年钢铝关税导致车企利润腰斩,最终以豁免妥协收场。如今车企已学会“战略忍耐”——既不正面硬刚,也不盲目跟从,而是以时间换空间。
斯特兰蒂斯的贝尔维迪尔工厂案例更具启示:即便获得3.34亿美元联邦拨款,重启仍要等到2027年,且UAW罢工威胁始终如影随形。这印证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哲学:“进攻顶点”之后,便是防御者的反击时刻。
六、未来战局推演:三足鼎立下的新平衡
展望未来,汽车工业的博弈将呈现三股力量交织:
“关税壁垒”派:特朗普试图用高墙锁住产业链,但全球车企正通过墨西哥迂回包抄;
“成本优先”派:特斯拉、中国供应链企业借道低成本地区,以“农村包围城市”瓦解关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