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现形记:当华盛顿的算盘撞上基辅的底线
2.地缘政治钢丝:在美俄夹缝中求生
乌克兰的困境,本质上是美俄欧博弈的缩影。北约东扩的脚步声仍在回响,但华盛顿的“保护费”已从军事基地变成了稀土矿山。泽连斯基若接受协议,不仅会激怒国内民族主义势力,还将坐实俄罗斯“美国掠夺乌克兰”的指控;若拒绝,则可能失去特朗普政府的最后支持,陷入“东西两头不讨好”的死局。这种“走钢丝”的微妙平衡,恰似1944年波兰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命运——大国交易的筹码,从来无关乎小国的意愿。
四、国际法困局:主权原则遭遇“美式双标”
1.资源主权:国际法的“纸面尊严”
1974年联合国《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明确规定:“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永久主权”。然而,美国草案中的“无限期开采权”“境外资金管控”等条款,完全践踏了这一原则。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自身在页岩气开发中严格限制外资持股,却在乌克兰推行“门户全开”——这种“美式双标”,恰如19世纪大英帝国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模式借尸还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