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惊变:关税铁幕下的权力绞杀与民意倒戈
笔者按:看官们且备好瓜子,这场大戏已演至“国会山风云”续集,白宫内外刀光剑影,且听笔者拆解其中玄机。
一、关税铁幕:商人总统的“七伤拳”反噬
何为“作茧自缚”?特朗普用三个月时间给全球上了一堂生动的案例教学课。自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这位商人总统将“关税大棒”抡得虎虎生风,三度加征关税,总体税率飙升54%。从大豆到半导体,从汽车到橄榄油,美国海关俨然成了全球贸易的“收费站”。然而,这一招“极限施压”非但未能逼对手就范,反而让美国超市货架上的意大利橄榄油涨价20%,委内瑞拉石油关税推高油价,连小学生书包里的铅笔都因中国木制品关税多花了0.5美元。
特朗普的算盘本是“一石三鸟”:兑现竞选承诺讨好铁锈带选民,重塑全球贸易规则,顺便给老对手佩洛西挖坑。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马斯克率先反水,这位曾助其连任的科技巨头公开炮轰关税政策,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零件成本暴增让其看清现实——商人终究斗不过政治赌徒。更讽刺的是,当加拿大对美商品祭出25%报复性关税、欧盟瞄准260亿欧元反制清单时,美国最珍贵的战略资产“盟友信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